《网络迷踪2》的创作密码:非主流拍摄+间接表演
2018年,一部名不见经传的悬疑惊悚电影《网络谜踪》在全球范围内大获好评。该片突破传统的屏幕形象,用一个个手机、电脑画面构成整部电影的观看场景。其独树一帜的创新风格,成为近年来难得一见且区别于传统影视制作形式的电影。
五年过去,续集《网络谜踪2》终于在今年推出,中文版资源流出后已经有5万人打出8.0的豆瓣评分,烂番茄好评88%,评价依然不俗。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部《网络谜踪》的导演兼编剧阿尼什·查甘蒂在《网络谜踪2》中悄然退居二线担任制片人,第二部的导演和编剧则换成了第一部的剪辑师尼古拉斯·D·约翰逊和维尔·梅里克,这也是他们的第一部导演作品。
据阿尼什·查甘蒂透露,他之所以不在第二部续集中担任导演,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法给观众注入新鲜的视角和概念,而全程参与第一部创作的两位剪辑师却可以担当此任,因此第二部续集才最终换帅,尼克和维尔也顺势从剪辑师升级成为编剧和导演。
实际上,《网络谜踪2》的创作团队只有五个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大学同学。虽然这是一个极小规模的团队,但深厚的同学友谊和亲密的合作关系成就了他们对电影品质的把握。
尤其是两部电影在拍摄方式和主题风格的呈现上一直保有一种延续性,观众也对桌面电影这种视听形式产生了一定的观影期待和审美趣味,所以《网络迷踪2》的再度成功也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
桌面电影的内核:
以家庭关系就和家庭场景做戏
看过第一部《网络迷踪》的观众应该还记得,那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工程师父亲在女儿失踪以后利用女儿的笔记本电脑破案找女儿的过程。而到了第二部,虽然影片将第一部的主人公从华人换成了黑人,但故事却依然围绕着家庭关系和亲情关系展开,只不过这次是以女儿寻找失踪母亲的线索切入,并加入了利用互联网进行跨国追踪的背景。
虽然有一些观众认为《网络谜踪2》的结局有点强行反转,尤其是让死而复生的爸爸绕了一个大圈子,费那么多的周折、调动那么多的群演、丢出那么多的烟雾弹和干扰项来完成这次绑架,只是想跟妈妈抢夺女儿的抚养权的剧情设定缺少逻辑和说服力。
但和第一部的剧情内核十分类似的是,第二部依然让女儿带领观众用电脑窗口作为主体去记录、发现真相的形式,并以此呼唤亲情的回归,探讨家庭、爱、牺牲、成长、自我发现等问题。
这种主题上的延续性足以证明:以家庭关系做戏或许是桌面电影最好的选择,至少它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的深沉的原生家庭问题。
而且在具体的拍摄中,桌面电影自身的视听局限性也导致它只能更多的聚焦家庭场景或者家庭环境。因为不管是电脑的摄像头还是手机的摄像头,它们可记录的场面也许只能在一个房间里,主角面对电脑缺少对话与人物反应。而为了尽可能地将故事和线索延展下去,主角只能借助电脑屏幕或者网络世界将影片视角扩大——因为电脑里的网络世界是无限大的,人们在对话框中输入一个词就能跳出很多待搜索的词条,观众也可以凭此很快猜测到主角在想什么。
不过,尽管两部电影的剧情都离不开对家庭关系和家庭场景的塑造,但《网络谜踪2》对比《网络谜踪》还是有一些更深度的挖掘,即相较于第一部父亲保护女儿的原始欲望,第二部影片中的主人公开始意识父母也是独立的人,女儿不仅试图要弄清楚她妈妈去了哪里,还要发现她妈妈是谁,有什么秘密,这些都是在《网络谜踪》中没有触及的主题。
实际上,《网络迷踪2》对人物关系的翻转,也是互联网入侵人们日常生活后的必然结果。因为以前大家的想法是,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向陌生人泄露关于你的信息,好好在家呆着,但现在情况却完全不同了,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和遍布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陌生人交流,甚至于当你偷窥别人的同时别人可能也在偷窥你。
而这种危险的亲密关系更有可能就存在于你的电脑里,存在于你的家庭中,即使在一个一切都被联通在一起了的世界里,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却很有可能是完全切断了的,女儿不了解妈妈,不了解爸爸。
所以,较之于第一部作品,《网络谜踪2》想要表达的东西或许是,我们的生活被互联网去面渗透后,每个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定位会有哪些改变。
桌面电影的创作:
非主流拍摄与间接表演
顾名思义,桌面电影就是指整个电影故事的呈现完全以电脑桌面为载体。从形式上看,它和常规意义上的电影观感确实不太一样。从电影的创新而言,桌面电影以较为简便的方式大大提升了电影的叙事空间,影片的信息量得到了飞速的提升。而作为桌面电影的典范,《网络迷踪》系列的出现无疑是为桌面电影做出了一种程式上的确立和固化。
《网络谜踪》系列电影在影片中嫁接了大量的互联网技术。为了能尽量消除桌面电影所产生的屏幕隔阂,这类电影往往会通过电脑摄像头、录像文件、网站记录等“硬件+软件”的叙事方式,最大程度第向观众传递信息。同时,电影中也会出现大量的文件管理、聊天记录、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信息,并且有各种各样、层层勾连的细节。
相较于第一部《网络迷踪》还只局限于电脑桌面的单一视觉形式,《网络谜踪2》其实对视觉元素的表现多了一些创新和突破,例如在女儿调查母亲失踪的线索时,导演很巧妙地增加了监控、动画等素材,而且在后期阶段模拟出了各种真实且细致的操作界面,并保持了画面的流畅度和清晰度。
所以,虽然《网络谜踪2》在拍摄上只用了十三天,但在后期阶段却用了两年之久。而观众在面对屏幕看《网络谜踪2》时有非常真实的体验感,这不光取决于流畅的拍摄和剪辑,事实上还有演员将表演隐含在举手投足之中的“间接表演”方式在起作用。
因为对于桌面电影来说,观众与电影人物始终隔着两层屏幕:一层是电脑屏幕,一层是观看屏幕。而演员在拍摄桌面电影的时候几乎整部影片都很少有大的动作,且基本上没有对手戏。如果需要主角和他人对戏,工作人员只能给演员一个耳机,让演员能听见对方的声音而已。再加上屏幕的尺寸有限,只有演员的五官会被呈现在屏幕里,这时候演员的每个面部细节就都会被放大。
大量出镜、视频的镜头,需要演员们投入极大的功力来管理面部表情,这时候的“间接表演”就比直接表演更加具有难度。
而且在真实的拍摄场景中,演员们也必须要在特定的、有限的场景里进行表演。演员一般是自己是独自坐在一个小屋子里,面对着一台假笔记本电脑——不能用真电脑,因为电脑屏幕的光会影响周围的灯光设计;也不能用真的键盘和鼠标,因为它们会发出声音,对录制干净的对话和声音有影响。所以,演员就坐在假电脑前面,对着假电脑上安装的GoPro相机演戏。观众能看到的就是GoPro能拍到的、演员身后的那一半房间。
《网络迷踪2》的摄影指导JuanSebastian Baron在一则采访中亦表示:“摄影必须为角色服务,不仅是凸显出这部电影是在屏幕上发生。”本片最重要的摄影原则,即是让摄影机背后的第三人称视角消失。他说:“如果这部片像经由‘某人’拍摄,一切会变得疏远,我们的努力也就失败了。”他强调,镜头运动皆忠于角色、剧情,不会过分表现技术。
流畅的剪辑画面、演员的出色表演,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就犹如自己平时正在使用电脑一样,有一种独特的熟悉,又有一种抽离出来审视自我的诡谲。在某种意义上,桌面电影迎合的正是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偷窥欲和被偷窥感。
在未来,桌面电影也许会大面积盛行,我们也期待桌面电影能带领观众去探讨一些除了人际关系以外更多、更深、更广的社会问题。
撰稿 编辑 | 童心 孟浪
-END-
好物推荐
往期推荐